被市國資委領導充分肯定的新模式,“新”在哪里?
2023-06-20
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、主任曾勁
赴內蒙古赤峰調研時
充分肯定了北京建工服務赤峰的新模式
作為城市建設主力軍
北京建工堅持首善標準
積極助力京蒙協作
集團旗下養護集團承擔了
赤峰市市政基礎設施養護工作
并創新用工模式助力鄉村振興
用一針一線的“繡花功夫”
“繡”出城市動脈的一路暢通
“織”出人們幸福感滿滿的美好生活
新在有智慧 提升城市品質
北京建工養護集團是一支名副其實的“鐵軍”。在“神州第一街”長安街上,他們的專業化養護讓這條長街始終保持著威嚴與壯美;在北京三元橋大修中,他們僅用43小時完成舊橋切割運棄、新梁整體架設、橋面鋪裝,創造了令人驚嘆的“中國速度”;在汛期和雪季等自然災害易發時期,他們義無反顧、沖鋒在前,以一抹亮麗的橙色護航數以萬計的行人車輛平安出行。
多年來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承擔著北京市郊區公路7500公里、城區道路3000萬平米及3200余座橋梁的養護任務,占全市縣干線公路養護總量的100%,市區道路設施養護總量的70%。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卻拿出更加精細的“繡花功夫”,做好每一條路、每一座橋、每一條管道的管養。
2019年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與內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正式“簽約”,并成立赤峰分公司,建立了涵蓋管養內容、標準規范、資金撥付、人員裝備、考核標準的“一體化管養”模式,對中心城區道路、橋梁、排水管線、泵站、路燈、綠化等市政設施實施全要素、全生命周期的精準服務與精細化管理,同時承擔應急搶險、城區防汛、備勤保障等工作。
“我們的巡檢車輛在所轄道路跑一圈,就能通過AI傳感器收集到路面病害狀況數據,提升巡查效率。另外,我們還為28座橋梁、3.6萬盞路燈布設了傳感器,對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,還可以根據光線自動開關路燈,確保道路安全、節約人力成本。”北京建工養護集團赤峰分公司負責人孟均介紹道。
在近四年的時間里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結合赤峰市市政基礎設施實際情況,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打造出“智慧城市管家”的服務方式,形成了以“信息化引領+標準化作業”養護工作的“赤峰模式”。實施過程中,以“兩精”“兩全”“三清”“四化”的精細化養護管理,對所管養的道路、橋梁、通道等設施進行多維數據采集,并結合AI管理,集成打造出一套多維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,成為實施精細化管養的“最強大腦”。
新在有溫度 助力鄉村振興
在不斷做好智慧養護業務的同時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堅持履行國企責任,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助力農村減貧增收工作,赤峰分公司先后與8個村簽訂勞務用工合作協議,協商建立了“勞務專業村”新型用工模式,助力鄉村振興。
該模式以“政府搭臺、村企對接”為抓手,以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力度、提高勞務人員能力為手段,通過不斷完善“勞務專業村”用工模式拓寬農村富余勞力就業渠道,實現“村民務工有人管、技能培訓有人抓、按月開支有保證”。
“這么好的條件,給我這樣的家庭解決大問題了。”赤峰市三眼井村村民趙亞慧笑著說。趙亞慧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十來畝地的收成,但其丈夫因傷失去了勞動能力,于是照顧家人和田地的重任都落在了她的肩上。趙亞慧也嘗試過外出務工,但稍一耽誤就會被人頂替。“現在不僅有事可以請假,工資也是按月及時發放,家中急需用錢的時候也能幫上忙。”趙亞慧直言“勞務專業村”用工模式給她帶來了很大實惠。目前,趙亞慧正在接受養護技能培訓,期待能早日上崗,并將這份工作長期干下去。
2022年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赤峰分公司“勞務專業村”的用工人數已有300余人,預計今年還將有所增加。接下來,北京建工養護集團將繼續創新探索,努力將“勞務專業村”新型用工模式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,用實際行動兌現“傳授一項技能,帶富一個家庭”的承諾,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首都國企力量。
讓一個個項目落地實施,一批批人才用心幫扶,一群群百姓穩步增收。北京建工養護集團將精益求精、與時俱進,進一步做好市政基礎設施精細化管養和新型勞務用工模式探索,實實在在地提高民生福祉,助力城市發展更有氣質、市民生活更有品質,為赤峰市經濟社會發展、為京蒙協作再立新功!
本文圖片及文字版權歸北京建工所有,轉載請注明來源!
內容策劃:北京建工黨委宣傳部